鋼管拋丸機主要用于去除鋼管內外壁的鐵銹。鋼管內外壁拋丸機是一種清洗鋼管內外壁的組合清洗機。用噴丸清理鋼管外表面,用噴丸清理內表面,使表面的氧化皮去除。它主要由清洗室、拋丸器組件、輸送輥道、進料機構、出料機構、螺旋輸送機、升降機、維修平臺、分離器、除塵系統和電氣控制系統組成。
使用鋼管拋丸機除銹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:
1、除銹等級關于鋼管常用的環氧、乙烯基、酚醛等防腐涂料的施工工藝,一般要求鋼管外觀達到近白色等級(Sa2.5)。理論證明,采用這種除銹等級可以去除所有的氧化皮、鐵銹等污垢,錨線深度達到40~100μm,完全滿足防腐層與鋼管的附著力要求,而噴(拋)除銹工藝可以達到近白級(Sa2.5)的技術前提,運行成本較低,質量可靠不變。
2、拋丸機用磨料為了達到好的除銹效果,應根據鋼管表面硬度、原始腐蝕程度、要求的表面粗糙度、涂層類型等來選擇磨料。對于單層環氧涂層、兩層或三層聚乙烯涂層,采用鋼砂和鋼丸混合磨料更容易達到理想的除銹效果。
鋼丸有強化鋼材外觀的效果,鋼砂有蝕刻鋼材外觀的效果。用鋼砂和鋼丸(鋼丸硬度40~50~60HRC,鋼砂硬度50~60HRC)混合而成的磨料,可用于各種鋼材表面,甚至C、D級銹蝕鋼材表面,除銹效果非常好。
3、磨料粒度和比例為了獲得更好的平均清潔度和粗糙度分布,磨料粒度和比例的設計非常重要。粗糙度過大,容易形成防腐層,在錨紋峰值處會變薄。還有就是因為錨線太深,防腐層在防腐過程中容易形成氣泡,嚴重影響防腐層的功能。
如果粗糙度太小,防腐層的附著力和沖擊強度會降低。對于嚴重的內部點蝕,不僅要依靠大磨粒的高強度沖擊,還要通過小顆粒拋光流失的腐蝕產物,以達到清洗效果。合理的配比設計不僅可以減緩磨粒對管道和噴嘴(葉片)的磨損,還可以大大提高磨粒的利用率。
鋼丸的粒度為0.8~1.3毫米,鋼砂的粒度為0.4~1.0毫米,其中0.5~1.0毫米為主要成分。射砂率為5~8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實踐中,鋼砂與鋼丸在磨削評價上很難達到理想的比例,因為硬脆鋼砂的斷裂率高于鋼丸。因此,在操作中,應定期對磨料進行取樣和試驗,并根據粒度分散情況在鋼管拋丸除銹機中加入新的磨料,新加入的磨料應適中,以鋼砂量為主。